8月13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我市近日全面啟動“巴渝良田”應用系統,以數字化手段賦能高標準農田建設。
“巴渝良田”應用系統是數字重慶“1361”規劃中“數字政務”系統“生態景觀”跑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渝耕保”系統深度融合,聚焦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設置了規劃管控、農田建設、農田管護、農田利用、綜合評價、整改整治六大功能模塊。
“該系統有四大亮點:構建農田全要素數字底圖、精準多跨智能選址、全過程監管與智能技術賦能、問題整改閉環管理。”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系統通過數字化手段整合農田建設全流程數據,可實現項目從選址、設計、建設到驗收、管護的全鏈條動態監管,為每一塊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立“數字身份證”,確保建設過程可追溯、質量有保障、效益能提升,著力破解項目管理中信息滯后、協同不暢、監管盲區等難題。
構建農田全要素數字底圖方面,該系統通過整合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水利、林業等部門的123個圖層數據,構建“農地一張圖”,實現445萬塊耕地的地類、質量、坡度等45項信息“一圖統攬、一碼查地”,為高標準農田“規建管用評”提供全流程數字支撐。
精準多跨智能選址方面,全市涉農區縣已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選址合規性審查多跨事件三級貫通,智能質檢圖斑面積211.95萬畝,聯合自然資源、水利、林業等部門及鄉鎮在線審查圖斑144.25萬畝,審查效率較傳統人工方式平均提升30倍。
全過程監管與智能技術賦能方面,系統將利用遙感影像、無人機巡查、移動端現場檢查、二維碼群眾監督等技術手段,全流程線上記錄立項審批、建設施工、竣工驗收等工作信息,構建“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項目動態監管體系。
問題整改閉環管理方面,依托“一項目一碼”暢通全社會監督渠道,建立“發現問題—核實登記—處置銷號”的“一本賬”閉環整改機制。
“巴渝良田”應用系統將重點開展2024—2025年度項目線上監管、工程設施矢量數據上圖及無人機監管功能拓展等工作。下一步,將以“巴渝良田”應用系統推廣為契機,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一張圖”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利用、高水平管護、高效率服務“五大躍升”。(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
原文鏈接:http://cq.people.com.cn/n2/2025/0814/c365402-41321522.html